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|
鹅浆膜炎的预防和管理![]()
浆膜炎的预防管理要点: 一、关注鹅群密度和批次 病原致病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:一是病原体的数量,二是病原的毒力。当我们无法改变病原毒力的时候,我们就想办法降低病原体的数量。注意控制鸭群的密度,能减少病原的相对数量,对于减少细菌性疾病的发生都很大的意义。同一水域,不要放多批鹅,最好能够一片水域一批鹅。因为大鹅会将隐形感染的病原传染给小鹅,导致小鹅发病。
二、关注雏鹅阶段的健康 疾病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发病日龄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,一般来讲,发病日龄越大,死亡率就相对越低,甚至能耐过不出现死亡。当感染已成为养殖过程中既定的事实时,我们应该注意避免鹅群过早感染。笔者曾做过相关的试验,在无浆膜炎威胁的条件下把鹅养到15日龄后,再将鹅群转到已经发病的养殖场内,大小鹅混合饲养,鹅群只出现很少的感染。
三、关注病毒性疾病的预防 往往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在病毒性疾病之后,呈继发式感染,因为病毒性疾病的感染和发生会严重导致免疫力的下降,进而给细菌性疾病打开了大门。所以注意病毒性疾病的预防,是预防浆膜炎的基础。1、注射副黏、流感H9疫苗,注意这两种疾病的发生。2、提升鸭子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,解除免疫抑制。
|